2023-04-19 23:18:08
?普及艾灸、刮痧、拔罐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,提供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,值得學習。
?
胃腸炎是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,這是食物中毒引起。 癥狀包括:嚴重嘔吐和腹瀉,常連帶有腹部痛性痙攣及絞痛。?
發燒、出汗;可因長期大量喪失體液而致脫水甚致休克;嘔吐物和糞便中可能有少量血。嘔吐、腹瀉等癥狀約在二至四天后便停止,但也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;細菌(沙門桿菌)感染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,此時患者可能沒有什么癥狀,卻是個帶菌者,可以傳染他人。
急性腸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見病、多發病。多由于細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。主要表現為上消化道病狀及程度不等的腹瀉和腹部不適,隨后出現電解質和液體的丟失。本病屬于中醫"嘔吐、腹痛、瀉泄"等病癥范疇。
癥狀表現:主要表現為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;發熱等,嚴重者可致脫水、電解質紊亂、休克等。病人多表現為惡心、嘔吐在先;繼以腹瀉,每日3-5次甚至數十日不等,大便多呈水樣,深黃色或帶綠色,惡臭,可伴有腹部絞痛、發熱、全身酸痛等癥狀。
中醫藥治療
腸胃濕熱:病起急驟,惡心頻發,嘔吐吞酸,腹痛陣作,瀉下急迫,便行不爽,糞色黃褐而臭,口渴欲飲,心煩,尿短赤少,舌苔黃膩,脈淆數或滑數。
治法:清熱化濕,理氣止瀉。
方藥:葛根10克、黃芩10克、黃連6克、木香10克、茯苓12克、車前子10克、白扁豆10克、薏苡仁15克、荷葉10克、生甘草6克。
寒濕阻滯:嘔吐清水。惡心,腹瀉如水,腹痛腸鳴并伴有畏寒發熱,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,苔薄白或白膩,脈灞。
治法:散寒除濕,和中止瀉。
方藥:藿香10克、大腹皮10克、白芷]O克、紫蘇10克、茯苓12克、清半夏10克、白術10克、陳皮10克、厚樸10克、生姜5克、甘草6克。
中成藥:霍香正氣水。
食滯腸胃:惡心厭食,得食愈甚,吐后反快;腹痛,瀉下穢臭,氣迫不爽,瀉后痛減,苔厚膩,脈滑實。
治法:消食化滯,和胃降逆。
方藥:焦山楂10克、神曲10克、制半夏IO克、茯苓12克、陳皮10克、萊菔于10克、大腹皮10克。
中成藥:保和丸,香連化滯丸。
脾胃虛弱:稟賦不足,素體脾虛,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,大便溏薄,嘔吐清水,且時作時休,面色不華,乏力倦怠,舌淡,脈10弱。
治法:健脾理氣,和胃止瀉。
方藥:人參3克、白術12克、山藥10克、茯苓12克、白扁豆12克、陳皮10克、砂仁3克、薏苡仁12克、甘草6克。
溫馨提示: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,僅供大家參考學習,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。如有需要,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⊙版權聲明:文章源于網絡,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?
⊙投稿信箱:tg@weizy.cn(歡迎您原創投稿)
⊙責任編輯:海浪(微信號:13714009527)
濕熱毒火,首見肝經
黃帝內經一聊就懂
▲長按二維碼“識別”關注
薦語:本號致力于傳揚內經養生之術,《靈樞》《素問》,一聊就懂!
穴位
▲長按二維碼“識別”關注
薦語: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。
面診手診舌診脈診
▲長按二維碼“識別”關注
薦語:學習面診手診舌診脈診,掌握體外診斷,有病早知道,無病多保養!
譚旭? 湖北譚氏中醫第八代傳人
執業中醫師,臨床經驗20余年
零基礎學中藥,成為家庭「中醫生」
系列課程立減¥100
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> 報名課程 點『閱讀原文』進入報名購買頁面